close

2/1 婆和老公帶宥去榮總打流感第二劑


      鄭醫師說 宥心跳聽起來有雜音


       要求 我們年後到醫院做心臟超音波


2/7 一家三口全去小兒科報到 看感冒


      醫生說 宥只是 一般感冒 與流感疫苗無關(也非流感)


      他說 聽心跳 確實有雜音


      不過 大多應該是 成長性的狀況


      心臟某些部分尚未完全長好  要我們不用太擔心


      不過 照超音波可以看的比較清楚..確認一下也好


2/8 醫生說 宥的心臟 卵圓孔 及  動脈導 未閉合


      >"<


      這是啥東西 第一時刻 也不曉得


      對無知 的恐懼 心很慌


      在公司的我立刻google尋求答案


      一歲要再去做一次心臟超音波


      如果 再未閉合 等宥再大一點


      需要介入治療


 


     〝介入手術〞 這個 在醫龍 中看過的手術名詞


     希望 可以宥不要用到


     希望 在一歲之前 卵圓孔 及  動脈導  快快自動閉合


^^^^^^^^^^^^^^^^^^^^^^^^^^^^^^^^^^^^^^^^^^^^^^^^^^^^^^^^^^^^^


 



難道是因為這個原因


宥的體重及身高百分位一直落在15%?


這次因為感冒    體重更是掉到3% 


感冒兩天就少了一公斤 泣~~


現在 努力養胖計劃


宥胃淺 食量小


粥和 ㄋㄟ ㄋㄟ輪流 兩小時 餵一次


少量多餐 積少成多 希望可以多吸收營養


我要養小豬!!!~~~~~



 


     


 


^^^^^^^^^^^^^^^^^^^^^^^^^^^^^^^^^^^^^^^^^^^^^^^^^^^^^^^^^^^^^^^^^^^^


 


卵圓孔未閉合(PFO)


簡介:卵圓孔為左右心房之間的通道,在胎兒時期因肺臟不需擴張換氧,故全身回心血約70%血流回到右心房,經卵圓孔開放處流到左心房,以提供全身動脈血及臍動脈血。               


出生後卵圓孔多於6個月內自動關閉。若6個月後仍無關閉即可稱為心房中隔缺損(ASD),此疾病發生率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0%


 


胎兒心房在發育過程中,原發隔和繼續發隔發育完整時將左右兩房分開,


兩隔之間殘留活瓣狀孔道,即卵圓孔,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生長發育階段,


依靠卵圓孔開放將胎盤含氧較高的血液經下腔靜脈進入右房、經卵圓孔進入左心房、左心室、注入升主動脈以腦和上肢發育需要。


胎兒出生后與胎盤分離,胎兒血液循環終止,左房血液壓力比右房高,


迫使第一房間隔貼向卵圓孔達到結構上封閉,隨年齡的增長,卵圓孔瓣膜粘連僵直,


活動減弱,纖維組織增生使孔道閉塞形成不交通的卵圓孔,卵圓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內閉合。


若大於3歲的幼兒卵圓孔仍不閉合稱卵圓孔未閉。正常人大約25%有卵圓孔未閉。 




  卵圓孔未閉與小房缺不同的是在經胸超聲(TTE) 或經食道超聲(TEE)下顯示房間隔未見連續中斷通常沒有左向右的血液分流。 



  卵圓孔未閉通常不用治療,但如果年齡大於40歲,無其他誘因所致反復發生腦栓塞等情況,需要考慮介入封堵治療。 





症狀:症狀出現的早晚與輕重依缺損大小來決定。新生兒期可能因合併周邊肺動脈狹窄產生心雜音而被同時檢查出來。如真的成為心房中隔缺損(ASD),無法閉合,將依分流量大小產生心雜音或心臟悸動,而被檢 查出來。


治療:


1.如卵圓孔未閉合(PFO)大都在6個月自行閉合,無需治療。


2.如發展成為心房中隔缺損則依分流量大小進行介入性治療。


動脈導管未閉


簡介:動脈導管是連接肺動脈和降主動脈的管道,在胎兒時期扮演著將右側心室血流導向下降主動脈,以供給臟器血流,胎兒代謝之須要。出生後動脈導管大都在96小時內自動閉鎖。若未閉鎖即稱為動脈導管未閉(PDA),其發生率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10%,早產兒發生率甚至高達37%


症狀:依動脈導管的大小、壓力差,造成主動脈及肺動脈兩側偷血量的多少來決定治療。從完全無任何症狀到嚴重的心臟衰竭、發育不良均可發生。


治療:


1.內科控制心臟衰竭症狀治療


2.以心導管螺旋線圈閉合術取出外科手術


3.外科手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en 的頭像
    alen

    ☆*:.。. o(≧▽≦)o .。.:鬼靈精怪小老虎和他的媽咪☆*☆*

    a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