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原本不受歡迎、不在寫作計畫內的故事即將付梓,相信「它」不但會是我寫作生涯中重要的作品,更將持續擴散溫暖的力量,和所有癌症病人及家屬相會於心,一起懷抱希望面對無常。” ──作者 吳佳璇醫師
■ 最具專業與同理心的抗癌歷程病人誌 ■
內容是從一位精神科醫師得知母親罹患癌症後的過程開始──
作者既是一位醫生,同時也是一位癌症病人家屬。儘管醫療知識和資源比一般人更為豐富,但是在情緒上,她所經歷的心情轉折和常人沒什麼不同 ;在理智上;她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將專業的一面以同理心提供給更多的病友和病人家屬參考。
以日誌體呈現「檢查」、「診斷」、「手術」、「出院」、「化療」、「追蹤治療」、「意外行程」等陪母親抗癌的七個階段,為陪伴癌症病患及家屬的最佳心理適應know how手冊!
■ 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癌症病人家屬 ■
「病人永遠是你最好的老師」是醫學院裡老掉牙的教訓。對腫瘤心理學有過許多憧憬的作者,卻從沒料到媽媽會成為自己最重要的老師。
在這部自我揭露程度直逼「私小說」的作品裡,讀者將發現:平日以醫病溝通和壓力調適專家自居的作者,醫病角色互換後優越不再,還不時出現踉蹌的步履。
■ 媽媽教的腫瘤心理學 ■
藉著書寫,作者整理思緒與心情,這是一種誠實的面對,面對她母親罹患癌症的事件。或許她渴求母親能長壽一點,或許她期盼母親的病就這麼好了,她的醫學知識告訴她,這有點奢求;但為人的子女,這點奢求又何嘗不可呢!這樣的心情,一點一滴的在她的書中娓娓道來,令人不捨。不過,換個角度想,或許這就是母親教給她的腫瘤心理學,這本書想必會引起有相同經驗的讀者之共鳴。
■ 如何面對罹癌後的情緒魔障與兩難? ■
(1)情緒魔障
隨著醫療的進步,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與存活時間雖然拉長,但同時「死亡陰影」如同魔障,持續籠罩著患者與家屬。似乎,一旦得了癌症,整個家庭都會期待「奇蹟」,希望患者的癌細胞可以消失。不安與恐懼,會不定時地浮上心頭,探討癌症病人的身心適應成為重要的研究議題……
(2)兩難
近代醫學越來越能掌握癌症詭譎的病理變化,使許多病人不單單是存活時間延長,治癒率亦不斷提升。然而,癌症病人與家屬在面對推陳出新的診斷工具與治療方法時,非但沒能稍稍舒一口氣,反而面臨了新的挑戰……是不是該不計一切代價嘗試新治療,傾家蕩產以求延長數星期的性命?
■ 罹癌第一課:別讓壞情緒加速病情惡化 ■
近來的一些研究指出,癌症患者不見得如此脆弱,他們的負向情緒與不適應,大多會在一年之後漸漸平復,唯一擔心的只有「復發」。因此,如何調整其生活型態以及個人身心狀況,學會與癌共生,才是最重要的功課。
■ 對腫瘤患者的提醒 ■
○有效的調適:尋求情緒支持、面對問題、搜尋資訊、保持正向的態度、保持戰鬥精神、尋求宗
教支持等。
X無益的調適:情緒化、逃避、無望、無助的態度、自責、否認,只有是讓情緒更不好!
本書特色
1.從腫瘤心理學(psycho-oncology)的觀點,癌症病人與家屬、醫護人員而寫的一本書,幫助大家認識不同樣貌的心理調適歷程,並從文獻回顧與個案分析中,找出成功調適的「know how」。
2.病人永遠是最好的老師:本書是由從私領域延伸出來癌症病人與家屬心理適應的文字記錄,
3.一本實用的本土腫瘤心理學手冊,同時為當代台灣癌症醫療留下記錄。
4.特別收錄相關的防癌須知,內文並由台大醫院腫瘤專科醫師審定。
5單元插畫:本書插畫散發出療癒系美感,插畫家王亞棻的最新作品,提供讀者最舒適的感受。
序
<迢迢常德街> 作者 吳佳璇醫師
這是一本不在我的寫作計畫裡的書。
在高科技醫療與管理性照護(managed care)凌駕一切的環境下,身為一個穿梭於內外科病房,站在照會精神醫學(consultation-liason psychiatry)第一線的精神科醫師,我一直想從腫瘤心理學(psycho-oncology)的觀點,為我的同僚、癌症病人與家屬寫一本書,幫助大家認識不同樣貌的心理調適歷程,並從文獻回顧與個案分析中,找出成功調適的know how。
我相信許多讀
推薦序
<另類的慈悲>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 許文耀教授
這陣子,每當遇到熟識佳璇的精神科醫師,就會問:「佳璇現在在哪?她好嗎?」得到的答案是,她成為浪人醫師。我心裡想,或許佳璇想好好發展自己,而不想為五斗米折腰。
七月初接到佳璇的電子郵件,才知她生活中遇見無常──她的母親得了癌症。她邀請我為其《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一書作序推薦,我當然義不容辭。
走上腫瘤心理學的因緣
走上腫瘤心理學之途,緣起於自己的父親得了癌症,以及陪伴抗癌的過程中之種種體會,讓我決定探索—如何為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良好的服務,增加他們對生命的肯定,而能接受與面對癌症的威脅與挑戰。
印象中,父親罹癌時,每天都會問家人:「我得了什麼病?」家人曾共同討論該如何回答,最後決定誠實以告,但如何告知,成為大家最傷腦筋的事。因為父親是肺癌末期,依據醫師的看法,存活不到一年,所以既要兼顧父親的心情,又希望不造成他的壓力,甚至擔心造成沮喪,「告知」成為一門需要學習的功課。
父親喜愛郊遊,從小疼孩子的方式,就是帶孩子們去踏青。於是我也如法炮製,那陣子載著父親四處逛逛,藉著輕鬆的氣氛,告訴父親為何他會背痛、重咳、體重下降;但是父親的反應卻出乎我意料之外,他顧左右而言他,盡說外頭的風景很漂亮,甚至要求我讓他開車。於是我換了另外的方式告知,告訴他要放心,他的兒子長大了,可以照顧家中的一切。可是,他每次吃藥時,總還是問著:「我得了什麼病?」小妹最後氣得拿著藥袋,指著診斷病名說:「肺癌。」父親仍是一臉茫然地問:「這是什麼病?」
我們始終百思不解,為何父親要否認?直到公祭時,父親的朋友說:「你的父親為你感到驕傲,他說他要走了,但很放心。」此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父親一直以來的裝蒜,是為了不讓我們擔心。
如何平復罹癌後的負面情緒
近一、二十年來,探討癌症病人的身心適應成為重要的研究議題,因為隨著醫療的進步,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與存活時間雖然拉長,但「死亡陰影」卻如同魔障,持續籠罩著患者與家屬。似乎,一旦得了癌症,整個家庭都會期待「奇蹟」,希望患者的癌細胞可以消失。不安與恐懼,會不時地浮上心頭。不過,近來的一些研究指出,癌症患者不見得如此脆弱,他們的負向情緒與不適應,大多會在一年之後漸漸平復,唯一擔心的只有「復發」。因此,如何調整生活型態以及個人身心狀況,學會與癌共生,才是最重要的。
身為病人家屬,雖然大多努力要帶給癌症患者寬心與快樂,不過這卻成為一種負擔,因為他們與癌症患者一樣,擔心著復發與死之無常的到來。在這些複雜的心情中,求助醫療的救治,不管是西醫系統或另類療法,都成為癌症家庭的重心。
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時,上述的狀態依然躲不掉,因為人不是機器,每個人對其家屬都有一份割捨不開的情感,那份情感會有渴求、會有期待、會有不捨與不忍。因此,即便有了專業知識,不見得能讓人立刻理性。
佳璇藉著書寫,整理她的思緒與心情,這是一種誠實的面對,面對她母親罹患癌症的事件。或許她渴求母親能長壽一點,或許她期盼母親的病就這麼好了,她的醫學知識告訴她,這有點奢求;但為人的子女,這點奢求又何嘗不可呢!這樣的心情,一點一滴的在她的書中娓娓道來,令我這個朋友有點不捨。不過,換個角度想,或許這就是她母親所展現出來的菩薩心,令佳璇的生命更加豐富。就是這樣的一點心,這本書想必會引起有相同經驗的讀者之共鳴。
看完這本書與個人的經驗交會之後,我想,勸病人及家屬不要焦慮是件愚笨的事。因為這些情緒是自然的反應,它的背後透露著一份盼望,只是這種盼望夠不夠實際。所以,要對焦的是,癌症患者與其家屬能不能同心,同一條心感受到彼此的連結,而此種連結穿透了彼此,讓彼此可以沾露到彼此的關懷。擴大這份關懷來溶化過去曾阻隔關心對方的冰山,讓這份關懷再浸潤彼此的真情,而如此地綿延下去。不管最後結果為何,都將沒有遺憾,只有緬懷與感謝。若能如此,癌症則是另類的慈悲。
目錄
◎推薦序:<實用的本土心理學手冊>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 賴明坤教授
◎推薦序:<另類的慈悲>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 許文耀教授
◎自序:<迢迢常德街> ○作者 吳佳璇醫師
◎本書主要專科醫師介紹
第1課 檢查 EXAMINATION
腫瘤心理學的書上說:「幫助病人接受壞消息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檢查過程開始便不避諱提醒罹癌的可能……」
第2課 診斷 DIAGNOSIS
儘管十多年的臨床工作教會我不能「盡信書」,我還是逐條檢索大腦的知識庫,想知道不抽菸不喝酒的媽媽為什麼會生這麼折磨人的病,病情可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第3課 手術 SURGERY
「等病理切片報告出來再說吧」,醫學訓練教我們依循讓病理檢驗報告說出最終答案的儀式,也讓病人與家屬暫時逃避現實(殘酷的)衝擊。
第4課 出院 DISCHARGE
媽媽這回出院「滿月」旅行,是我和妹妹「處心積慮」要她恢復正常生活的第一步。理應滿心期待的她,卻頻頻問起「真的可以出門嗎?」
「妳覺得會出什麼問題?」我不知不覺擺出認知行為心理治療的陣仗,要她逐一檢視,以理性思考破除情緒魔障。
第5課 化療 CHEMOTHERAPY
身為腫瘤心理醫師對於腫瘤指數起伏左右病人與家屬喜怒哀樂的威力了然於心,卻不保證成為癌症病人家屬的我得以「免疫」。
第6課 追蹤 FOLLOW-UP
台灣初次接受精神醫療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裡面,將近一半同時尋求另類治療。我猜癌症病人不僅不遑多讓,甚至更勝一籌。這回不僅是鐵齒的妹妹,連信奉「科學教」的爸爸也「淪陷」了。我不排斥宗教和另類治療,但它們只是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第7課 意外行程 UNEXPECTED JOURNEY
折騰了一夜,大家仍紛紛在七點前醒來,窗外還在下雨。
吃過早餐服過藥,我問媽媽接下來有何打算。「醫師不是說繼續玩沒問題?我們出發吧。」這下子換我覺得意外。
◎側記:<旅程> ○吳佳蒨(作者妹妹)
◎【特別收錄】<認識胰臟癌> ○台大醫院內科部及健康管理中心 邱瀚模醫師
◎醫學名詞索引
◎INFO實用閱讀:癌症照顧實用網路與延伸閱讀
◎INFO實用資訊
◎我的健康日誌
◎情緒困擾評估週記
留言列表